你的位置:ballbet艾弗森app > 新闻动态 > 亮剑:李云龙向来与政委不合,对赵刚为何却从厌弃变成了知己?
亮剑:李云龙向来与政委不合,对赵刚为何却从厌弃变成了知己?
发布日期:2025-07-22 04:12    点击次数:112

书接前文,孔捷的独立团在杨村遭到山本特工队的突袭,损失极大。彭老总反复考量后,紧急调派仍担任被服厂厂长的李云龙前往,以稳住队伍士气。

就在这时,刚从抗大毕业的赵刚,也来到386旅旅部报到,并且指名要到一线部队工作。旅长仔细权衡后,决定派赵刚去独立团,还下令道:

“行,但愿你能管住这头倔驴,让他少给我惹些麻烦!”

就这样,李云龙和赵刚先后抵达独立团,一个任团长,一个任政委。向来与政委处不来的李云龙,为何会从一开始厌恶赵刚,变得后来彼此难分难解呢?

谈《亮剑》系列文章第5期:李云龙向来和政委合不来,为何对赵刚从嫌弃变成了知己?

一、

李云龙与政委关系不睦,在剧情开篇与坂田联队作战时就有所体现。

我们能看到,新一团突围的整个过程中,只有团长李云龙在指挥,并无政委在场。正因为没有政委,没人能约束他,他才敢违抗命令正面突围,之后被撤销了团长职务。

李云龙担任被服厂厂长没多久,孔捷的独立团驻守杨村时,又遭山本特工队偷袭,出现200比0的战损。彭老总震怒之下,决定重新起用李云龙,让他去独立团当团长。

这时,有人或许会问,独立团之前的政委去哪了?

牺牲了!

李云龙在苍云岭战役中,曾问张大彪对面的日军是哪支部队。听到张大彪说对面是日军精锐坂田联队后,他笑了。

为何笑?

因为这个名字听着耳熟!

为何耳熟?

因为孔捷的独立团在云岭反扫荡战役中,曾与坂田联队遭遇并交战,损失惨重:

“上次云岭反扫荡,三八六旅独立团和这个坂田联队打了场遭遇战,团长孔捷受伤,政委李文英牺牲!”

也就是说,不光李云龙的新一团,连孔捷的独立团,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缺政委。这也是李云龙接到调令后,非要跟旅长纠缠,想维持现状,不要政委的原因:

“别给我派政委了,政委和团长的活儿我一个人干!”

就像旅长说的,要是团长和政委都由你一个人当,你在独立团还不得无法无天了?

二、

正因如此,才有了李云龙先去独立团报到,刚从抗大毕业的赵刚随后到旅长那里报到的事。

赵刚是高学历人才,毕业于燕京大学,曾参与领导一二·九运动,后来到延安抗大学习,成为第四届优秀毕业生。

如前面分析的,三八六旅其实很缺这类干部,不然也不会这么久不给新一团和独立团配备政委。所以,面对赵刚的到来,旅长很兴奋,问他有什么想法。

赵刚直接表示,自己想去一线作战部队,哪个团都行!

前面也提过,赵刚并非那种纯粹的大学生,满身书生气且脱离实际。他有工作经验,甚至组织领导过一二·九运动,属于“三八式”干部,不然也不会一开口就想当团政委。后来他赴任途中听到枪声,从他下马端枪的一系列反应能看出,他也具备一线抗战经验。

旅长起初没打算让赵刚去一线部队,但听到他主动要求去一线,又认可他的能力,才想到独立团还缺个政委,可让赵刚去。至于李云龙离开后的新一团,估计丁伟去了之后,要么那里原本就有政委,要么上级又派了一位,或者丁伟自己选了人带过去。

不过,要去独立团当政委并非易事,旅长也说明了这一点:

“你的工作能力我不担心,关键是你的搭档,他是个不好对付的刺儿头!”

三、

更关键的是,李云龙在独立团任职不到一年,跟两任政委都相处不好:

“我担心你管不住他!”

但赵刚毫无惧色,直接接下调令,愿意去独立团当政委,也愿意和李云龙搭档带队伍!

同时,赵刚谢绝了旅长派人送他赴任的好意,决定独自去会会独立团团长李云龙。

当然,旅长确实是好旅长,一般人能遇到这样的旅长,实在幸运。因为他了解李云龙,也信任赵刚,赵刚赴任前,他还特意提醒注意事项,建议从独立团这次遇袭的事入手,与李云龙接触。

就这样,赵刚前往独立团赴任,很快就和李云龙起了冲突!

当时李云龙刚接管独立团,正和孔副团长分析杨村之战为何被日军打得惨败。通过日军的异常举动和作战特点,他分析出日军的目标可能不是独立团,而是八路军总部。这话一出,孔捷十分惊讶,甚至有了一丝庆幸:

“照你这么说,我的独立团是为老总挡了一枪?”

之后,李云龙委婉地指出孔捷指挥有问题,还顺势提出把二营缩编为一个加强连,由他带来的张大彪指挥。这一点我们上一期已详细说过,这里不再多提。总之,赵刚到独立团前,李云龙也算稳住了局面,至少孔捷是认可他的。

而就在李云龙心情不错,坐在炕头吃花生米、喝酒时,赵刚到了。

四、

赵刚很懂礼貌,见面先敬了个礼,表明自己是他的搭档,希望日后多关照,接着伸出了手。

没想到李云龙没理会赵刚,起初连眼皮都没抬,对他的示好毫无回应,而是又往嘴里扔了颗花生米,喝了口酒,说道:

“又来了个白面书生!”

赵刚很聪明,从李云龙的态度和话语中,立刻明白自己要面对的是怎样的人。也就是说,他越是有礼貌、文质彬彬,小心翼翼地和李云龙说话,对方越会把他当成白面书生。所以,赵刚也改变态度,给了李云龙脸色看,甚至面对对方递来的酒,说道:

“抱歉,李团长,我不会喝酒!”

后面我们都知道,赵刚的酒量比李云龙大,但这时他却冷着脸,同样不给李云龙面子。你不跟我握手,我就不接你递的酒,互不相让。

李云龙自然也不会迁就他:

“你不会喝酒,来独立团干什么?”

赵刚也毫不示弱:

“独立团是打仗的地方,不是收酒囊饭袋的!”

哈哈,李云龙就等着这句话,很快带着嘲讽的语气捧起了赵刚,说赵政委一看就打过不少仗,以后还得多教教他打仗之类的话。

赵刚也不含糊,你捧他,他就接话,说以后互相学习。

五、

于是李云龙不再掩饰,直接表明,以后打仗的事他说了算,生活上的事赵刚说了算。

这其实是给赵刚一个下马威,先不接受他的主动示好,接着嘲讽他不会打仗,最后亮出自己的底线,让对方知难而退。

但赵刚也不迁就他:

“看来团长真该加强政治学习了!”

这等于否定了李云龙对两人分工的安排,还明确表示,政委的职责包括指挥打仗,团长也有政治学习的职责。

结果两人没说几句,差点打起来,最后赵刚克制住了,转移话题说十分钟后把孔副团长也叫来,他有重要情报要说。赵刚放下随身行李后,很快回到李云龙那里,这时孔副团长已经到了。赵刚一改之前的严肃,露出笑脸,对孔副团长十分尊敬,同时也讽刺了李云龙一番:

“早在旅部就听说您了,是老革命,打仗勇猛,作风顽强,我该向您多学习!”

其实,赵刚这么做,也是故意给李云龙看的。只要对方对自己足够尊敬,他赵刚也没那么死板,同样会以礼相待。

分析到这里,我们的主题就很明确了,赵刚刚到独立团时,确实和李云龙合不来。两人说话都像带着火气,互相看不顺眼,一副势不两立的样子。但为什么没过多久,两人就好得形影不离,成了知己呢?

六、

李云龙与赵刚的关系,从最初的相互排斥,到最终成为知心好友,中间经历了多个阶段的转变。

首先,就像之前提到的,赵刚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有性格的,并非那种软弱可欺的文弱书生,面对李云龙这样强势的人,他敢于直接正面抗衡。

李云龙是怎样的人呢?

他是个崇尚强者的人,对方越是强大,他就越有劲头,非要胜过对方不可。例如一开始的苍云岭战役,要是不知道对面是坂田联队,李云龙或许就不会抗命,而是选择从俞家岭方向撤退了。可当他得知对面是刚重创了独立团的日军精锐后,反而异常激动,非要和对方一较高下,为兄弟部队报仇。

同样,他和楚云飞之间那种既对抗又惺惺相惜的关系也能说明这一点,平时两人关系不错,他一直很佩服楚云飞,但真到了战场上,却非要把对方消灭不可。

原因就是对方实力太强!

要是新来的政委是个懦弱的人,第一次和团长见面就在气势上败下阵来,那李云龙肯定不会把他放在眼里,更不可能和他推心置腹,他打心底里就看不起这种人。

况且,赵刚也不是毫无用处的读书人,他救下了一个和尚,还从和尚口中的情报里得出了三条结论:

一,确实存在一股经过特殊训练的日军;二,独立团前几天遇到的应该就是他们;三,他们的袭击目标很可能是总指挥部。

这三条结论和之前李云龙给孔捷分析的几乎一样,只不过前者只是推测,赵刚却掌握了实实在在的人证。这也证明,赵刚具备不错的军事分析能力,并不是不懂作战。

七、

其次,赵刚拥有敏锐的观察力,能准确察觉到李云龙在背着他做事情,一营不见了,孔副团长也不在,还说去了万家镇。

他立刻判断出,李云龙这不是在搞额外的事,而是正经的军事行动。事实上,一个团的作战计划不是团长一个人能决定的,需要团里的干部一起制定,显然赵刚也应该参与其中。

所以赵刚十分生气,明确指出李云龙这是在违反纪律!

其实这也不能怪赵刚生气,因为这毕竟是军事行动,只要打仗,就难免有伤亡。李云龙这样做,一方面是轻视作战任务,把打仗当成了随便的事,没有经过大家研究判断、制定作战计划就擅自行动;另一方面,赵刚也气李云龙把自己当外人,李云龙怎么就确定自己不会同意这场军事行动呢?

而李云龙之所以瞒着赵刚,也是怕他向上级告状,上级一旦阻止自己,就会影响到自己的收获,这对独立团是不利的。

但这也从侧面说明,赵刚是个很有主见的人,他去找李云龙之前,就已经把事情分析得差不多了。不过,他没有向旅部或师部报告,而是先去找李云龙。甚至和李云龙争吵一番后,也没有向上级汇报,而是默认了李云龙的行为。

经过这件事,两人互相道歉,赵刚让李云龙明白,他的做法不合适,至少应该跟自己说一声。李云龙也让赵刚明白,有时候自己去袭击日军或者伪军,是迫不得已,毕竟装备不会凭空出现。

八、

再次,赵刚具备专业的战斗技能,尤其枪法精准,在一百五十米之外,三枪击中三个日军!

正如李云龙之前所说,政委管生活,团长管打仗。以前的几任政委,大概率在打仗时不会冲在前面,而是待在后方,但赵刚不一样!

比如在李云龙的独立团全歼山崎大队的那一战中,团长布置完作战任务后,赵刚说了一句:

“老李,你指挥全团,我带领突击队上吧?”

李云龙当时就愣住了,觉得赵刚是在开玩笑,文人可干不了这种拼命的活:

“想法不错,值得肯定,但别来真的,不然可能会帮倒忙!”

也就是说,李云龙一开始根本没把赵刚的话当真,以为他只是说说而已,想得到表扬。后来安排突击队的时候,也是让张大彪带队,完全没料到张大彪身边还跟着赵政委。

果然,当赵刚向李云龙展示出高超的枪法,三枪干掉三个日军机枪手后,李云龙大喊好样的,还问是谁开的枪?

等知道是赵刚后,他当时就愣住了!

没错,就是上图那样的表情。

之后,李云龙又在白刃战中见识到了赵刚的勇猛,甚至连自己的贴身护卫和尚,都被派去保护团长,这才让李云龙对他另眼相看。

也就是说,此时的赵刚,不仅在战斗前会和李云龙商议作战方案,还会像李云龙一样,带领战士们一起冲锋,关键是无论是枪法还是搏斗能力,都不比别人差。

九、

再者,赵刚即便有自己的想法,可面对李云龙的命令,也会坚决执行,绝不打折扣!

在歼灭山崎大队一战之后,李云龙对赵刚刮目相看,两人还坐在一起喝了酒。但这只能说明赵刚具备了独当一面、能帮李云龙分担的能力,距离成为知心朋友还有一段距离。

因为对赵刚的军事能力足够信任,李云龙才会在山本一木的行动中,不顾上级命令,硬是抽出一个营,自己带着去伏击观摩团。而赵刚拗不过他,只能接受,还帮他向上级立下军令状。赵刚带着两个营的兵力,死守陈家峪,在眼看防线快要被攻破时,又去劝说指挥部转移,以至于连彭老总都骂道:

“干什么?干什么?放开我!我不撤!他李云龙是干什么吃的?一个团都守不住陈家峪,我撤销他的编制!”

这足以表明,李云龙已经完全信任赵刚,也知道他能圆满完成任务!

而李云龙能和赵刚成为知己,以上这些都只是前提条件,关键因素是他们脾气相投。就像赵刚有一次喝醉了酒说的那样,他也变得像李云龙一样满口粗话、爱喝酒了,以前可不是这样的。

赵刚最终没有改变李云龙,反而被李云龙所影响,变得和他差不多。

比如独立团遭遇惨败后,赵刚拼命带队回去救李云龙,这足以看出两人感情深厚。但真正让李云龙意识到自己离不开赵刚的,并非因为对方是自己的救命恩人,而是在对待纪律的态度上。

当时和尚为了救李云龙,特意背来一个郎中到赵家峪,治好了李云龙的病。李云龙当时就把和尚叫过来,说他违反了纪律。

没想到,赵刚反而反驳了李云龙:

“我没批评他,特殊情况要特殊处理,总不能因为怕违反群众纪律,就让团长病死吧?”

以至于李云龙感动地说:

“咱们政委,越来越像独立团的人了!”

是啊,李云龙就是个护着自己人的人,为了和尚,他可以血洗黑云寨。当然,还有很多例子,比如不会丢下任何一个战士等。

这才是赵刚合李云龙胃口,两人成为知己的根本原因,也说明赵刚已经被融入其中了。

当然,由于篇幅限制,这一期就讲到这里,下一期会更精彩!

#图文打卡计划#



相关资讯